您好!欢迎访问中山人文社科网!

刘明:简解十八大报告精神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13日  点击:5356  作者:
  

 

    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其重要性集中体现为出经验、出思想、定调子、定方向、定战略、定班子,突出表现在事关我党未来5年以至更长时期执政的全方位“战略设计”与重大“人事安排”。它的召开,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十八大报告在党内外、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我们通常讲的十八会议精神,集中体现在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向大会提交并审议通过的主体报告中。笔者以为,分析报告的逻辑结构与内在联系,我们可以遵循如下思路来把握十八大报告基本精神:
    一、报告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首次学习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领会十八大会议精神的切入点、关键点、着力点,也是贯穿报告全文的主线指向。
    从报告行文看,无论是总结过去、分析现在、展望未来,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旨关联: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科学内涵;构勒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强调了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组织保障等等,全文紧紧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展示成就、分析国情、提出要求、描绘蓝图、强化保障。
    二、总论部分
    主要在正文的第1-3部分,报告立足于总揽全局高度,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目标:
    一是新思想。报告开篇总结了过去十年治国理政的伟大成就,提出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丰富了党的指导思想内涵。
    二是新定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问题进行新界定,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由过去“四位一体”上升为“五位一体”;强调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方面继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是新目标。作为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盛会,十八大为提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信心,对我党未来奋斗目标的提法由16大、17大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演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别,存在本质不同,“建设”为过程,“建成”为结果,透露出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与坚定不移的自信心。
    三、分论部分
    这主要体现在报告的第4至12部分,报告从科学发展、民主政治、文化繁荣、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军队国防、国家统一、对外关系、党的建设等9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全方位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为“五位一体”战略设计。
    就“五位一体”战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作用与地位看:物质文明是前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条件;政治文明是保障,确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鲜活力;精神文明是灵魂,关联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象气质;社会文明是纽带,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生态文明是环境,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永续发展。“五个轮子”一起驱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在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蓬勃远航。
    作为我党最高权力机关的党代会,十八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布局顶层设计,凝聚了党智民心,科学前瞻,举措得力,务实亲民,可操作性强,由于它源于实践,所以必定能够更好地科学地指导实践。
    总体判断,透过十八大报告,折射出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高贵品质:一是在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条件下,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保持着高度的“清醒冷静”;二是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不移”;三是对全面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

(作者:中山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主任、讲师)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150152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33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