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山人文社科网!
社科普及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办“从香山到中山:百年中山的机遇与挑战”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8日  点击:109  作者: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微信公众号
  

2025年适逢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也是“香山”更名“中山”100周年。为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历史功勋,弘扬孙中山先生爱国精神,充分发挥本馆作为广东省人文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重要功能,本馆策划推出“中山精神百年传”系列学术讲座,邀请全国孙中山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主讲,拟进一步推动孙中山研究的普及推广,深入挖掘孙中山文化资源的当代作用和现实意义。

 

2025826日上午,“中山精神百年传”第四场讲座由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胡波教授主讲。胡教授以“从香山到中山:百年中山的机遇与挑战”为题,回顾了中山的前世今生,深刻剖析从香山到中山的历史变迁和时代意义,解读中山近百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jpg

胡波教授

 

胡波教授首先梳理香山县至中山县的历史嬗变,指出这座城市历经从海洋文明向农耕文明的渐进转型,在移民迁徙与行政区划调整的双重作用下,塑造出兼具开放性与包容性的多元社会形态。从1925年香山更名为中山,标志着城市发展从自然崇拜向人文精神传承的范式升华。从中山县到中山市,行政区划的调整,是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带来城市规划、户籍、交通等诸多方面的转变,让地域文化与民族精神深度融合,吸引更多人关注、了解中山。

 

胡波教授进一步讲述中山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在历史维度上,中山模范县虽仅存续六七载,但为后来百年中山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技术与经验,使中山成为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在当代发展格局中,《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地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政策引擎;深中通道的贯通加速珠江口西岸的交通体系一体化;中山、珠海、澳门三地对香山文化的日益重视,正在重构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认同。

 

讲座最后,胡波教授特别勉励青年学者,既要“小题大做”,以“深耕细作”的学术态度扎根地方文化研究,用新眼光看待旧史料,也要“参与史学”,让学术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地方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2.jpg

讲座现场

 

胡波教授长期从事孙中山与辛亥革命、香山买办、华侨文化、商业文化、香山文化等研究,代表作有《岭南文化与孙中山》《香山买办与近代中国》《中山简史》等,策划并主编出版《孙中山研究口述史》《郑观应研究口述史》等多部作品,先后在20余种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郑重声明 |  使用帮助 


        主办单位: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15015284号-1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3319号